文 | 新浪科技 张俊
曾经因暴力催收被调查的51信用卡,近年来一直在推进业务转型,试图自救。
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将重心放在了造车业务上,推出了房车Vala。他曾豪言“想让Vala成为汽车行业的iPhone”。但是由于定位小众,以及外观设计被吐槽,Vala的销量并不理想——数据显示,今年第一季度,其仅交付Vala汽车99辆,约每天卖出一辆。
虽然采用轻资产模式,但造车还是让51信用卡的财务数据急剧恶化。2024年该公司净亏损为6901.8万元,同比扩大2092.4%。51信用卡还计划把上市公司名称改为Vala,但目前来看,汽车业务难以承载它的转型希望。
平均一天仅卖一辆
最近,一直痴迷于造车的51信用卡,对外公布了其房车Vala的销量。
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一季度,51信用卡向订购客户批量交付Vala汽车99辆,并取得190笔购车订单,历史累计取得442笔购车订单。
根据公开信息显示,在2024年中国房车市场中,房车销量较好的上汽大通房车,平均每季度销量为230多辆。对比之下,主打性价比和多用途的Vala,季度销量与之相差甚远。
在2024年3月,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正式对外公布了新能源多功能车Vala,成为又一个造车新势力。
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似,51信用卡也为Vala找到了一个具备造车资质的主机厂。不同的是,Vala将产品定位在了多功能车上,相当于MPV和房车的结合,对外喊出了“重新定义汽车生活方式”的口号。据孙海涛介绍,Vala的大小相当于一辆轻型MPV,可以自由通行于城市和小区车库;另外其内部暗藏了升顶结构,升顶之后的空间感相当于房车。
2024年4月,Vala迎来了其第一台量产车,售价19.8万元起。初看这个定价并不贵,不过很多配置都需要另外加配。
孙海涛也在一次采访中坦诚,“丐版”的产品力不太强,比较影响体验。“这款车由于在很多方面不够完美,我们认为它更类似一款实验产品。”
比如这款车驱动、生活供电共用一块容量仅为65度电的电池,续航里程为380公里,被不少网友吐槽续航是致命伤;另外,网友对Vala的外观褒贬不一,有人称其升顶结构像“棺材”。
2024年9月,Vala发布了第二款新车Vala Pro。相比Vala基础版,Vala Pro在续航能力、驾驶体验、娱乐感受等方面实现提升。比如在续航上,电池容量增加至81度,续航里程提升至505km;驾驶上,新增了ADA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。不过,由于配置的升级,Vala Pro的售价也进行了大幅度上调,定价26.8万元。
根据孙海涛透露的信息,Vala规划中的产品还有Vala mini和Vala Air。Vala Air会控制在20万元以内,车身比较小的是Vala的轻薄版;Vala mini则更便宜,售价大约在七八万元,他称“希望让Vala mini成为年轻人的第一台车”。
目前这两款产品还未面世,能否拯救Vala的销量还未可知。
亏损同比扩大2092%
Vala在生产、销售等方面均采取了轻资产的模式。
孙海涛表示,Vala不碰生产线,只提供设计方案。Vala Pro的车辆生产主要与其它车企合作,共同设计和研发。未来每款车型都会找不同的供应商,因为不同车型需要适配不同汽车厂商的生产线。他还透露,Vala前期的投入在几千万的水平,“这在汽车行业算很少的,他们正常研发投入都是几亿起步。”
在销售上,Vala也没有直接下场。2024年3月Vala对外亮相时,孙海涛同时发布了Vala品牌的共创人计划。简单来说,Vala车主就是共创人。成为车主后,每个人都有资格申请成为共创人,获得销售车辆的资格,并按照销售数量获得佣金。Vala推出了valalife的小程序,用户到小程序中预约登记、看配置,支付1000元意向金后,可以联系到附近的共创人,进行预约看车和体验。
“小程序和共创人是仅有的两个销售渠道。我们官方不直接卖车的,也没有销售部门和销售岗位。把开店的成本和招募销售人员的成本都省去了。”孙海涛说。
不过,Vala的共创人销售网络目前还并不算太大。根据51信用卡近日公布的数据,截至2025年3月31日,其仅招募了110名Vala共创人,valalife小程序的累计注册用户也仅为5万名。
51信用卡还在公告中称,“Vala凭借其独特的空间设计和车生活方式,已获得广泛关注,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起热烈回响。”但实际情况是,Vala目前依然是一个小众品牌,无论是销量还是品牌知名度,均无法与主流的造车新势力相提并论。
另外,虽然试图采用轻资产的方式,但造车还是给51信用卡的财务带来了巨大的负担。
日前,51信用卡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,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.25亿元,同比增长3.45%;净亏损为6901.8万元,相比2023年的净亏损314.8万元同比扩大2092.4%。51信用卡在此前的盈利预警中解释称,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,一是汽车业务Vala产生的研发支出及运营成本总额较上年度大幅增加;二是信贷撮合业务规模收缩导致信贷撮合业务整体的净利润减少。
Vala能成汽车行业的iPhone?
跨界造车背后,是51信用卡面临着业务转型的巨大压力。
51信用卡成立于2012年,从信用卡账单管理起家,趁着互联网金融的东风进入P2P行业,并于2018年成功登陆港交所,迎来高光时刻。但尴尬的是,仅上市一年后,51信用卡就陷入了暴力催收风波。2019年,杭州警方通报称,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,采取恐吓、滋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的行为,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。
这一风波之后,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发文致歉,公司也在当年底主动停止了P2P资金的新增撮合。从2020年开始,51信用卡将业务重心放到信用卡管理、信贷撮合、SaaS等业务上来。
但51信用卡的金融业务受到冲击后长期难以恢复元气,孙海涛将目光投向了露营及房车市场,尝试跨界转型。但是,在2024年上半年,51信用卡露营业务收入仅为0.08亿元,同比下降53.4%。半年报给出的原因是“受市场环境影响,对该业务做出了调整,清退了部分表现欠佳的营地”。
在此背景下,汽车业务Vala被孙海涛寄予厚望。51信用卡在2024年财报中表示,公司将露营业务以及由露营业务孵化出的汽车业务Vala两者结合创立了Valalife业务。不过,2024年Valalife业务的收入仅为1636.7万元,占营收比重为7.3%;而2023年Valalife业务的收入为3394.1万元,占营收比重为15.6%;2024年Valalife业务收入也同比2023年下滑了51.8%。
孙海涛在一次采访中透露,根据计划,Vala Pro今年目标销量为2000台。
不过从今年一季度的交付数据来看,要实现这一目标无疑挑战巨大。为了冲刺销量目标,Vala也开始向线下渠道拓展,孙海涛在其近日发布的视频中透露,今年将和Vala共创人一起落地全国100城线下体验中心。
当前,Vala可以说已经成为51信用卡“全村的希望”,孙海涛认为这是一个百亿美元规模的赛道,称目标是想让Vala成为汽车行业的iPhone,他甚至计划把51信用卡上市公司的名称改为Vala。
目前来看,Vala要想走出小众市场,以及要助力51信用卡的业绩重回增长,依旧道阻且长。
来源:新浪网
(责任编辑:宋政 HN002)
0 条